日本进口skd61锻件,模具钢选择的三个标准分析
苏州东锜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秉承“诚信、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将这一精神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工作实践当中,并获得了社会各界信任与尊重。我公司先后多次被评为“苏州市钢材营销企业五十强”,“全国百强钢材营销企业”,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评为“全国质量服务诚信示范企业”及“全国行业质量示范企业”。
skd61圆棒
比skd61更硬材料

模具钢选择的三个标准分析
模具钢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制造工具,种类繁多,功能不同,适用性不同,导致许多企业在选择模具钢时陷入误区,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那么,今天,模具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模具钢选择的三个标准,让我们来看看。
1.硬度和红色硬度(热稳定性)
作为模具钢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模具应能在压应力的作用下保持其形状和尺寸不发生快速变化。所以热处理后的象棋要有足够高的硬度,比如国产skd61模具钢冷加工模具的硬度一般在HRC60以上,而热加工模具的硬度可以适当降低,一般在HRC42-50以内。
红色硬度是指模具在高温或高温的工作条件下能保持结构和性能稳定,并具有抗软化能力,在500?600℃时,硬度还是够高的。钢的红色硬度主要由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制度决定,是热作模具钢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2.耐磨性
模具在其工作中承受相当大的压缩应力和摩擦,这要求模具保持其尺寸和形状不变,并且耐用。模具工作时主要承受滑动摩擦,摩擦情况非常复杂。模具的耐磨性不仅取决于钢的成分、显微组织和性能,还取决于工作温度、载荷(压力)状态和润滑介质。增加钢的硬度有利于提高钢的耐磨性,但达到一定硬度值后,增加硬度对提高耐磨性的作用不显著。
3.强度和韧性
模具在其工作中承受更大载荷和复杂应力,如冲击、振动、扭转和弯曲。重型模具往往因强度和韧性不足而提前损坏,导致模具边缘或局部断裂。因此,模具钢可以保持足够的强度和韧性,有利于延长模具的寿命。然而,钢的晶粒尺寸、钢中碳化物的数量、尺寸日本大同skd61材料和分布以及残余奥氏体的量对钢的强度和韧性有很大影响。例如,随着晶粒的长大,钢中碳化物分布不均匀性的增加,钢的强度降低,对韧性的影响更加明显。实践skd61熟料厂家表明,根据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合理选择模具钢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和热处理工艺,可以获得足够高的强度和韧性的更佳组合。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我们仅作为信息分享。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tokaits@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skd61相当于国内什么材料,什么样的模具钢可以提高铝压铸模具的寿命?